

地 址: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57号4幢6层
电 话:0371-65659988
传 真:0371-69339322
邮 箱:pinganyuanlin@163.com
网 址:www.pinganyuanlin.com
技术篇 || 通过“火眼金睛”发现隐藏的“罪魁祸首”
白色粉末为何物?白粉病菌丝?但是叶片上的孔洞怎么解释?
近日,作者在周口市园林局发现枸杞叶片上全是白色的粉末和孔洞。
起初被这些白色粉末误导判断是白粉病,但细查之,发现植物叶片上有许多孔洞,那么这些孔洞是怎么回事?更让人不解的是找遍叶片上下却未发现虫子的身影,只有一团团类似虫子的粪便,发现了很多类似粪便的分泌物。可是虫子去哪了?难不成飞走了?
虫子在这里
通过对这堆分泌物的仔细识别,发现在分泌物的面纱背后居然藏着一个虫子。通过识别了解,最终发现了罪魁祸首——枸杞负泥虫。
1.危害特征:
枸杞负泥虫,属鞘翅目,叶甲科。该虫肛门向上开口,粪便排出后堆积在虫体背上,故称负泥虫。
在中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枸杞主要种植区,枸杞负泥虫是危害枸杞的食叶性害虫。该虫为暴食性害虫,食性单一,主要取食枸杞的叶片,成虫、幼虫均嚼食叶片,幼虫危害比成虫严重,3龄以上幼虫危害严重。幼虫取食叶片造成不规则缺刻或孔洞,严重时全部吃光,仅剩主脉,并在被害枝叶上到处排泄粪便。早春越冬代成虫大量聚集在嫩芽上危害,致使枸杞不能正常抽枝发叶。
2.生活习性:
枸杞负泥虫一年生5代,4~9月间在枸杞上可见各虫态。成虫喜栖息在枝叶上,把卵产在叶面或叶背面,排成人字形。成虫、幼虫都危害叶片,幼虫背负自己的排泄物,故称负泥虫。幼虫老熟后入土吐白丝黏和土粒结成土茧,化蛹于其中。
3.发生规律:
枸杞负泥虫以成虫及幼虫在枸杞的根际附近的土下越冬,以成虫为主,约占越冬虫量的70%左右,翌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,4月下旬枸杞开始抽芽开花时,负泥虫即开始活动,成虫寿命长及产卵期长是造成世代重叠的主要原因,卵产于嫩叶上,每卵块6-22粒不等,金黄色呈“人”字形排列。
4.防治方法:
(一) 清园处理
可在冬季成虫或老熟幼虫越冬后清理树下的枯枝落叶及杂草,早春清洁田园,可有效降低越冬虫口数量。
(二) 物理防治
一旦发现有虫害发生迹象,可以人工挑除负泥虫幼虫、成虫、卵。同时及时修剪被危害枝,将虫害控制在发生初期而减轻损失。
(三) 化学防治
可以使用“莱恩坪安瑞青”500ml+“莱恩坪安瑞广”200ml兑水160公斤,进行均匀喷雾。
叶子缺刻孔洞就用“广青”套餐,硬核防治园林植物食叶类害虫。
电 话:0371-65659988 传 真:0371-69339322